游蛙泳時,你需要注意蛙泳的劃頻 | |
新聞來源:泳者 更新時間:2016-11-28 點擊數:2977 | |
游泳的推進力是由阻力和升力所構成。如果游泳運動員要以勻速游進,那么他的推進力必須與水的阻力相等,否則游速不是增加就是減低,二者必居其一。盡管游泳速度的提高與許多因素有關,如劃手、蹬腿、手與腿的配合以及效率,但是平均速度則是由劃頻和劃距的乘積所決定,即速度=劃頻×劃距。為什么教練總喜歡說:慢點,再慢點!因為他們很清楚速度、劃頻和劃距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什么有的人拼命地揮舞著胳膊,游不快,游不長,還容易累呢,因為他們劃頻太高而劃距太短了。 要注意設定一個距離,50米或25米,你單趟劃水數(SPL)這就是劃頻,劃頻初始設定一個值,然后不斷讓自己慢下來,試著學會去游得更安靜、更放松,以此來提高效率。游自由式或仰式時,兩只手各入水1次即算一次劃水數;游蛙式或蝶式時,雙手前伸1次即算1次。在設定的距離內(比如50米)劃水數越小說明阻力越少,就像車子開高速百公里油耗越低,效率就越高,游泳計劃水數就表示你不是在盲目地游泳,因此對99%的泳者而言,計算劃水數要遠比計算時間來得重要。 每個人的劃頻也依人不同,依目標距離的長短和快慢不同。每趟游泳都計算劃水次數(劃頻),就會有一個明確的追求目標。你的目標不是要達到一個「最佳」次數,而是充分了解在一定的數字范圍內,可以更有效率地游泳。當然每種泳姿也不同,自由式一般25米池12-16次,50米30-40次。仰式25米12〜16次,蛙式25米是6〜8次算是效率很高的了,蝶式25米則在9-10次。【見過牛人的表演,不算開始蹬池壁的一下(有10米左右的距離),8次動作就觸壁了。只能是一種輔助練習罷了,和平常游的蛙泳不一樣! 當然劃頻并不是越低越好,劃頻太低了人很容易累,而找出最適當的劃頻來適應并逐漸降低劃頻是最高效的游泳煅練方法。因為劃頻降低說明劃距拉長了,而拉長劃距就是我們文章開頭教練說的慢點,再慢點。劃水次數降低可能會讓你剛開始時游得比較慢,但如果你硬是要游得快,高速揮舞雙臂,短距離可以立竿見影,不過,很容易 倦怠,而且有可能造成運動傷害,并失去興趣,這點很要命。所以,慢點,再慢點,把每次劃水、呼吸、轉身的姿勢都力爭做得標準,再標準主,你的效率就會越來越高,你的劃距就會越來越長,而身體則越來越流線,長游速度就會越來越快。 一般泳者局限有二,一是沒有花時間練習拉長劃距,二是想加速時只會加快劃水,反而造成力氣愈大,劃距愈短。他們不清楚短時提速的要領在于改變劃水速率以及與身體的協(xié)調,而非純粹加大力量與劃頻。
| |
總頁數:1 第 1 頁 | |
上一篇:游泳前必須做的7個熱身動作 下一篇:冬泳遇到痙攣該如何正確自解? |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