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球運動 | |
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19-01-01 點擊數(shù):2589 | |
蹴球源于清代的踢石球。蹴球比賽是在一塊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進行,分兩隊進行比賽,每隊兩名運動員。有單人賽、雙人賽、團體賽等形式,競賽項目分男子單蹴、男子雙蹴、女子單蹴、女子雙蹴、混合雙蹴球等。使用地擲球,每隊兩只球,分藍紅二色。甲隊編為1號和3號,乙隊編為2號、4號,比賽按1、2、3、4號的順序輪流蹴球。比賽時腳跟著地,腳掌觸球,用力蹴球。擊中對方球,得1-2分,把對方球擊出場外得4分,先積50分者為勝方,三局兩勝。 "蹴鞠"一詞,最早載于《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游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蹴鞠流傳了兩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jīng)常出現(xiàn)"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求"和"與"中庸",多數(shù)情況下的社會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輕"武功"。人們推崇謙謙君子的溫文爾雅,鄙薄孔武之士的爭強好勝。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對抗性比賽逐步演變?yōu)楸硌菪愿偧肌?/span> 1995年第四屆北京市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北京的重要區(qū)縣均組對參加了比賽,1993年第四屆北京市機關(guān)運動會上,56個局級單位運動隊報名參加比賽。北京市民委和北京市體委已向國家民委和國家體委提出申請,要求把蹴球列為1999年將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的比賽項目。愿這顆被挖掘整理得以新生的中華體育明珠為新形勢下的全民健身運動作出貢獻。 | |
總頁數(shù):1 第 1 頁 | |
上一篇:太極柔力球 下一篇:打布魯 |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guān)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