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輪車 | |
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18-09-04 點擊數(shù):3222 | |
獨輪車俗稱"手推車"。在近現(xiàn)代交通運輸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種輕便的運物、載人工具,特別在北方,幾乎與毛驢起同樣的作用。 獨輪車是一個以人力推動的小型運載工具,最早為希臘人或中國漢朝人發(fā)明。它符合工效學,能夠抵受在崎嶇路面行進,但是不能在太過傾斜的地面作物資或工具運輸。 獨輪車利用杠桿原理而把負載的抗力點的靠近支點(即車輪)而令本身運作有效率,亦把負載分擔在獨輪車及操縱者之上。因為獨輪車令笨重或大量的負載移動變得輕松,所以它在建筑工地、農(nóng)地、花園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兩輪的手推車在平地較為穩(wěn)定,但獨輪車則在易失平衡的地方如細小、鋪板或翹起的路面有較高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卸載時亦較易控制。 一、發(fā)展歷史 雖然有輪的運貨車在5000年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獨輪車的發(fā)明通常會追溯至中國,盡管此說有眾多爭議。中國獨輪車的最早描述在2世紀漢朝墓地壁畫及磚墓浮雕中發(fā)現(xiàn)。在四川成都一個年代為118年的墓中壁畫,發(fā)現(xiàn)繪有推著獨輪車的人。在四川沈府君闕發(fā)現(xiàn)年代約為150年的石浮雕,亦刻有推著獨輪車的人。二十四孝中便有孝子董永利用名為"鹿車"的獨輪車載著父親到處移動的故事,并描述在山東武梁祠年代為147年的壁畫上。但有比以上更早期的證據(jù)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紀及1世紀。在5世紀的后漢書中提及了發(fā)生在前30年共挽鹿車的成語故事,故事中鮑宣的妻子與鮑宣一同推著鹿車回鄉(xiāng)成親。期后發(fā)生在20年,反對篡位者王莽(前45年–23年)的赤眉起義中,趙憙?yōu)樽约簡萄b和把其妻子放在他的鹿車上,并聲稱其妻子十分不適而成功通過暴徒的詢問,從而避過危險。 二、獨輪車發(fā)明 獨輪車的第一個創(chuàng)制人究竟是誰?人們立刻會想到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度龂尽反_實記下「木牛流馬,皆出其意」的文字,據(jù)考,木牛流馬也就是獨輪車。宋代高承撰《事物紀原》也將造獨輪車之功歸于諸葛亮。然而,據(jù)歷史記載,蜀國著名的鋼鐵技師蒲元曾上書諸葛亮,稟告造成木牛之事。故在諸葛亮之前,可能還有一些能工巧匠,已可造成獨輪車。根據(jù)漢畫像磚和一些文字記載,獨輪車的發(fā)明時間可上推到西漢晚年,或稱為「鹿車」、「轆轤車」。 三國以后,獨輪車被廣泛使用。宋應星在《天工開物 舟車》中描繪并記述了南北方獨輪車之駕法:北方獨輪車,人推其后,驢曳其前;南方獨輪車,僅視一人之力而推之。 | |
總頁數(shù):1 第 1 頁 | |
上一篇:扔沙袋 下一篇:定向越野 |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