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才能夠不傷膝蓋 | |
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17-10-13 點擊數(shù):2970 | |
微信運動讓不少人都加入了步行行列,看著動輒上萬的步數(shù),不少人可是十分眼紅,為了霸占更多好友的封面,很多人都開始瘋狂暴走?赡苓@種運動方式會讓你的膝蓋負重過大,會比較傷身。每天走多少步才能夠不傷膝蓋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骨一科黨曉謙主任說,健步走是極佳的有氧運動方式,但每個人能承受的最大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甚至再多點并不是問題。但如果從小都沒有堅持鍛煉、半路上才熱愛上運動的人,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nèi)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運動系統(tǒng)造成太大的負擔,如果持續(xù)這么做,超過了人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就可能出現(xiàn)關節(jié)、韌帶、骨骼不可逆的損傷。專家建議一天5000-6000步就足夠了。 對中老年人來說,每天輕負荷30分鐘-1小時的運動量就足夠了,如果換算成步數(shù),大概在5000-10000步,當然,可根據(jù)自己耐受程度加以調整?偠灾豪咸鞝斨唤o咱們每人一套原裝關節(jié),自己的關節(jié)要省著用! 第一:一般人每天走多少步即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還能保證膝蓋不受傷? 不同的人每天的步行量也是不一樣的。青壯年每天8000—10000步是正常步行量;老年人每天3000—5000步可達到運動效果。如果超過這個量就屬于過度運動了,反而會對膝關節(jié)造成損傷。一部分人過度行走后會出現(xiàn)關節(jié)腫脹、疼痛,這可能是患上了膝關節(jié)的滑膜炎。一般休息一段時間就會緩解。但如果長期出現(xiàn)膝關節(jié)軟骨磨損,那就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了。尤其要注意體重超重的人、O型腿的人、喜歡用爬山、上下樓來鍛煉的人,這三類人是最容易出現(xiàn)膝關節(jié)軟骨磨損的高危人群。 因為關節(jié)的軟骨有一個特性,就是不可再生,這就意味著,只要軟骨膜傷了,就一輩子也好不了,軟骨磨損后會導致關節(jié)提前退化,出現(xiàn)骨性關節(jié)炎的一系列表現(xiàn)。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二十歲的人,六十歲的關節(jié)!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困惑,“那些運動達人天天運動都沒事,我怎么走走路也走出病來了。難道關節(jié)不是越鍛煉越強壯嗎?”其實,越鍛煉越強壯的是肌肉,而非關節(jié),關節(jié)的堅硬度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你用的越多,關節(jié)的使用壽命就會越短。而上班族平常走個3-5公里,就算是一個正常的運動量了。如果走得太多,就有可能損傷關節(jié)。特別是關節(jié)有疾患的人,過量的負重運動往往加重關節(jié)軟骨的磨損。據(jù)介紹,膝關節(jié)滑膜炎是一種無菌型炎癥,是因膝關節(jié)扭傷和多種關節(jié)內(nèi)損傷引發(fā)的。 如果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膝關節(jié)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那你就要考慮是否出現(xiàn)了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問題! 第二:徒步者的誤區(qū)有哪些? “大部分走路的徒步者都不知道他們的走路是低效率的,這等于變相折磨自己。”英國劍橋專門研究走路的健身專家肯?馬特遜表示,“例如,許多徒步者走路搖搖晃晃,顛顛簸簸。還有徒步者喜歡大幅度甩手,這些雖然看似都是小事,但日積月累,可能讓你患上走路暗傷! 不正確的走路姿勢,會讓腿變丑;違背常規(guī)走路的徒步者,不但會影響速度,而且可能引發(fā)脛部發(fā)炎和酸痛。下面總結了幾種徒步者走路時可能犯下的錯誤,希望在今后的徒步中避免。 錯誤一、姿勢不良 競走教練波尼?斯坦指出:“很多走路的徒步者受傷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走的不夠直!倍讲秸邆冏呗纷钊菀追傅淖藙蒎e誤包括兩種:低頭,或者頭抬得過高導致身體后仰。這兩種姿勢都可能導致身體失去平衡,讓背部下方肌肉受到過大壓力,從而可能拉傷和疼痛。 除此之外,彎腰駝背、挺出小腹也都是健走錯誤的姿勢。很多人在健走時常彎腰駝背,長期下來,容易肩頸酸痛,而且久了會定型,甚至駝背情形會愈趨嚴重;而對于希望藉由運動健康瘦身的人來說,健走時,沒配合收小腹的動作,可能事倍功半。 糾正方式: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目視前方,脖子和身體保持成一直線。且保證你的肩膀是放松的。平時就應培養(yǎng)縮小腹的習慣(如何縮小腹?先練習肚臍往內(nèi)縮,從5秒、10秒、20秒慢慢累積收小腹的時間,但要記得保持自然呼吸。時間久了小腹就自然緊繃了)走路時多留意自己的身體姿勢,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錯誤二、身體太松垮 甩手幅度過大,腳步太大,落地跺腳,這些都是常見的走路中身體松垮的現(xiàn)象。違背常規(guī)走路的徒步者,不但會影響速度,而且可能引發(fā)脛部發(fā)炎和酸痛。 糾正方式:保持手臂緊貼身體,擺臂幅度太大會浪費太多能量。最理想的甩臂模式是保持手臂彎曲90度,手肘貼緊身體,向前及向后擺動。 與此同時,雙腳邁出的步幅應該統(tǒng)一,并保持正常距離,步幅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影響速度。測量正常步幅的方法很簡單,伸直你的一條腿,腳跟接近地面但不著地,然后身體前傾,這時前腳腳跟落地的位置,就是你正常情況下的合理步幅。至于落地時應該稍微輕一點,重重踏步只會浪費了原本應該向前的能量。 錯誤三、線路重復 每個徒步者都知道鍛煉越有趣越好的道理,但專家指出,很多徒步者卻懶于規(guī)劃線路!霸S多步行者不愿意計劃好線路來保持步行的趣味,他們總是走同一條路,然后又自己覺得沉悶。” 糾正方法:改變場景,走不同的路,偶爾可嘗試爬山。步行期間可嘗試變速,例如極速走30秒,然后放松90秒;或者走更長的距離,這樣可以進一步挑戰(zhàn)個徒步者體能,但專家建議每周步行的距離最多只適宜提高5%。而且,偶爾應該休息一兩天,避免過勞。 錯誤四、背包太重 手機、記事本、水瓶……有些健走者背著大包包,把以為會用到的東西拼命往里面塞,其實背太重的東西,膝蓋承載過重,容易受傷。 糾正方法:最好是兩手空空,頂多攜帶水、擦汗的毛巾及防曬的帽子。還有,雙肩背包比單肩包包來的好,因為肩膀受力平均,較不會傾斜。 錯誤五、沒有暖身 沒做暖身或伸展運動就出發(fā),容易拉傷肌肉;健走時突然停住,血液未回流到頭部,容易頭暈。 糾正方法:如果場地適合,可以先拉筋伸展,讓肌肉放松緩和。也可慢慢起步,先花5分鐘散步,會增加血流到你的腿部肌肉,達到暖身效果,再遞增速度?斓浇K點站時,也給自己5分鐘時間,慢慢減緩速度,不要馬上停下來。 錯誤六、不量力而為 入門者或很久沒運動的人,往往忽略斟酌自己的體力及身體狀況,將目標設定得太高,反而造成負擔。 糾正方法:建議先從每天15分鐘走起,一周至少運動5天,第二周起,增加為20分鐘,漸漸累積成每天健走30分鐘以上的習慣。醫(yī)生提醒,“健步走”不是盲目走,要有科學的方式,一定要在相對平整的路面上,循序漸進的開始訓練,根據(jù)第二天身體的反應,找到適合自己的強度。 如果在健身房里,建議多使用橢圓機,它不像跑步機那樣會對膝關節(jié)產(chǎn)生較大的沖擊,又能很好的訓練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力量,相對舒緩的消耗卡路里,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達到健身目的。 第三: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開始運動前最好做伸拉等準備動作或者原地小跑5-10分鐘,增加關節(jié)靈活度,防止運動受傷。 其次,要運用正確的運動姿勢。平地慢走的正確姿勢,眼睛自然地直視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傾或駝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雙手輕輕握拳,手臂彎曲、配合步伐向后擺動。擺動手臂除了可以增加運動強度,也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身體的節(jié)奏。下半身盡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覺臀部的肌肉也被牽動到。踏出時腳跟先著地,再把重心移到腳掌處。 快走還要遵循一個大原則: 速度:每分鐘120-140步/跑步機速度約6左右。 強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時間:每次30分鐘以上、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消脂甩肉的效果比較好。 再次,要選擇正確的時間、強度做健走。盡量不要飯后立即出門鍛煉,一般最好隔1小時左右再去運動。而且在運動過程中,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心急,不要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有序增加或減少運動量。 每天走多少步才能夠不傷膝蓋呢?其實膝蓋受傷不僅僅是受步數(shù)影響,也受步行方式等因素影響,以上分析得比較全面,希望各位可以了解下,如果你以前都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那么以后步行可要謹慎一些,掌握正確的方法,讓步行更輕松。 | |
總頁數(shù):1 第 1 頁 | ![]() |
上一篇:騎單車的好處有哪些 下一篇:適合上班族的運動項目有哪些 |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